<th id="l3hvr"></th>

      <dd id="l3hvr"><pre id="l3hvr"></pre></dd>
      <tbody id="l3hvr"><track id="l3hvr"></track></tbody><th id="l3hvr"><pre id="l3hvr"><rt id="l3hvr"></rt></pre></th>

    1. <em id="l3hvr"><strike id="l3hvr"><blockquote id="l3hvr"></blockquote></strike></em>
        新聞中心
        聯系我們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公司新聞
        安徽糧食流通產業改革發展亮點紛呈(組圖)
        2015/9/29 17:26:41 瀏覽次數:2721

          今年來,全省各級糧食部門認真踐行“三嚴三實”要求,緊扣貫徹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這一中心,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全面深化糧食流通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糧,全面實施“糧安工程”和“放心糧油”、“主食廚房”工程,注重在改革創新中激發內生動力和市場活力,在轉型升級中推進糧食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安徽糧食流通工作在全國保持領先發展態勢,為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貫徹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邁出堅實步伐。 《國務院關于建立健全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的意見》出臺后,省糧食局抓住機遇、及時發力,爭取將糧食安全市縣長專題培訓班納入省委干部培訓計劃,并與省委組織部在省委黨校成功舉辦分管市縣長培訓班,規格之高在我省乃至全國糧食行業尚屬首例。按照省政府部署,第一時間牽頭成立我省《實施意見》起草組,幾上幾下征求涉糧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省直相關部門及部分市縣政府意見,反復修改完善。 《實施意見》經省政府第53次常務會議審議后印發,首次明確將糧食安全責任制落實情況納入省政府綜合目標考核,全省糧食流通管理體制改革邁出歷史性的一步。

          夏季糧油收購創新舉措頻出。在全國首批啟動小麥、早秈稻最低收購價預案,及時出臺實施油菜籽收儲改革辦法。面對部分地區因天氣原因導致小麥不完善粒偏高、收購進度慢于常年的嚴峻形勢,全系統上下一心,著力打好 “組合拳”,在狠抓最低收購價收購的同時,主動采取適當放寬新增儲備小麥不完善粒標準、精準對接引導多元市場主體入市收購等措施,并爭取省政府安排1000萬元添置糧食清理設備,在全國首次出臺小麥省級臨時收儲政策,千方百計降低農民因災損失。同時主動發聲,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媒體懇談會,組織中央駐皖和省主要媒體實地采訪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抓住了工作的主動權。一攬子措施有效緩解收購壓力,彰顯了糧食部門的擔當和作為。

          糧食調控體系日臻完善。認真落實新增地方糧食儲備計劃,目前省級儲備新增和輪入小麥收儲任務基本完成。出臺地方儲備糧油輪換公開競價交易意見,進一步完善儲備糧管理機制。鞏固和拓展產銷合作,與浙江省局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發揮合肥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穩盤”作用,上半年成交政策性糧食1476.4萬噸,成交額373.38億元,有效保障糧食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成功申報2015年政策性應急供應(軍供)設施改造重點支持省份,積極籌備區域軍糧綜合保障(應急)中心項目建設,著力打造保壘型應急加工企業和網點,應急體系建設取得顯著進展。

          危倉老庫維修改造有序穩步推進。加快實施危倉老庫維修改造“324”工程,將2502個收儲庫點整合至1322個。制發項目管理、資金管理、技術導則等配套文件,統一技術規范、建設內容、質量標準和維修效果。充分發揮紀檢監察作用,出臺專項監督檢查辦法,得到國家局充分肯定并轉發全國各地。建立月報通報和第三方跟蹤審計制度,確保工程進度、質量和安全。截至7月底,中央和省9.44億元補助資金全部撥付到位,落實市縣配套和企業自籌資金11.68億元,已開工建設倉容744.36萬噸,已竣工投入使用倉容287.74萬噸,極大改善了糧食收儲能力。

          糧食產業化轉型創新發展步伐加快。圍繞延長產業鏈和提升糧油精深加工水平,促進龍頭企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涌現出一批具有較強輻射功能的現代糧食產業集聚區。強化科技支撐,積極推進與合肥工業大學、38所等科研院所的戰略合作,組建省植物油、雜糧、糯米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取得40多項國家級發明專利。鼓勵糧食類龍頭企業與糧食綠色增產模式示范片(村、場)對接。引導龍頭企業建立糧源基地,236家企業流轉土地428萬畝,138家企業參與政府核心示范區建設423萬畝,274家企業自建優質糧基地594萬畝。糧食產業化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專業合作社304個,成立糧油專業協會等專業協會81個。糧食類龍頭企業列全省農業產業化十大主導產業之首,銷售收入超20億元的龍頭企業達7家。糧油加工總產值突破2000億元大關,穩居全國第5位,提前實現“2000億跨越工程”目標。上半年全省糧油加工產值 1031.3億元,同比增長10.9%,其中合肥、阜陽同比分別增長25%和20%。

          “放心糧油”“主食廚房”工程推進有力有效。確定今年為“放心糧油”和“主食廚房”兩項工程推進年。把“兩項工程”作為糧食產業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的重要突破口,統籌推進“放心糧油”、“主食廚房”、軍糧供應、應急保障和“萬村千鄉”市場供應點“五位一體”建設,大力實施“放心糧油”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軍營。成功注冊“安徽放心糧油”、“安徽主食廚房”商標,電子商務、移動平臺等“互聯網+”經營模式日益興起。探索建立最嚴格的糧油質量追溯和召回退市制度,確保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截至今年7月,全省已建成放心糧油配送中心、經營網點210個,培育“主食廚房”加工企業25家,經營網點1832個。

          國有糧食經濟質量持續向好。堅持土地確權和“一縣一企、一企多點”改革并進,深入推進國有糧食企業產權制度改革。馬鞍山成立全省首家市級糧食集團。積極探索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交叉、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體,提升企業實力和市場競爭力。截至7月底,全省地方國有糧食企業確權土地達2.27萬畝,同比增加1萬畝,資產質量進一步提升;全省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戶數487個,同比減少51個,實現利潤總額10040萬元,同比增長29.7%。

          依法治糧扎實穩健。認真落實行政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著力推進依法行政,促進公開、公平、公正行使職權。出臺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實施辦法和細化標準,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和行政處罰行為。會同省工商局出臺 《關于加快推進糧食經營活動守法誠信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推動信用信息依法公開、相關信息執法部門共享。扎實開展政策性糧食庫存檢查,確保庫存糧食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存安全。重點開展夏糧收購聯合巡查和“飛行檢查”,有效提高監督檢查的公信力、震懾力,保障收購順利開展。

          安徽一誠食品有限公司

          安徽省一誠食品有限公司坐落于阜陽市潁東開發區,是集小麥種植、加工、儲備、產品研發于一體的民營企業。公司擁有日處理小麥500噸面粉生產線一條,全套瑞士布勒面粉加工設備,PLC自動化控制,配套以先進機器人全自動碼垛機;年可加工各類等級面粉150000噸。以服務“三農”、支持“三農”為己任,采取“公司+基地+農戶”、“公司+科研院校+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等模式,建設良種繁育基地5000畝,優質原糧生產基地4萬畝,綠色食品小麥基地10000畝,直接或間接帶動3萬農戶,戶均年增收2000元。

          今年以來,公司致力主食產業,日產30萬個饅頭自動化生產車間正在建設,年底竣工投產。并計劃建設鮮面條車間、包子車間以及胚芽飲料車間,配套建設大型速食冷鏈物流中心。在市內設立60家冷鏈物流中心、投資60輛大型冷鏈運輸車,200余輛小型冷鏈運輸車,配送項目包括:饅頭、包子、鮮面條、胚芽飲料、速凍水餃、冷飲等產品。到2018年形成日處理小麥1100噸、日加工掛面200噸、日加工饅頭50萬個,將一誠打造成安徽省最大的現代化主食品加工企業。

          合肥金潤米業有限公司

          合肥金潤米業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大米、谷物油脂生產和銷售的股份制企業。 2003年12月在行業內率先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FSMS)認證,具備完善的企業標準體系。是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安徽省大米加工企業十強。公司現擁有國內先進水平的日產120噸精米生產線7條,米糠浸出毛油生產線五條,國際先進一級稻米油生產線一條,糧食物流園一個,自建鐵路專用線1.37km,倉儲面積40000m2,年吞吐量112萬噸,公司下設合肥雙鳳米廠、六安鑫潤油脂、長豐銀潤油脂、霍邱潤發油脂、壽縣豐潤油脂、鳳陽鳳凰油脂六個分公司,年加工大米24萬噸,米糠食用油26000噸,年銷售額14.21億元。

          公司精選國內優質稻谷,生產出“金潤”牌系列大米和“日昇康”牌一級谷物色拉油。產品自投放上海、廣東、福建、安徽的合肥、蕪湖、銅陵、六安、蚌埠、滁州等市場以來,以其晶瑩潔白,清香爽口的特點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在合肥市95%的超市均有產品專柜;公司在以上省份和地市建立了直銷店、促銷店等銷售和售后服務網點,產品多次榮獲全國放心糧油、消費者信得過產品、3·15消費者喜愛產品、“安徽名牌農產品”、“安徽省著名商標”等榮譽稱號。

          安徽頂康食品有限公司

          安徽頂康食品有限公司是以黑小麥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黑色、生態、健康”為理念,與安徽農業大學建立技術合作,依托黑小麥種植基地,開發黑小麥系列產品禮盒,自主研發富硒黑小麥系列產品,2014年又新開發富硒黑小麥麥片,實現了 “黑色”農產品“從種植基地到餐桌”的跨越。主要生產黑小麥石磨饅頭粉、餃子粉、面包粉、富硒小麥粉、富硒黑小麥養生掛面、面葉系列產品,產品遠銷國內大中城市。

          從成立之初種植300畝黑小麥發展到現在種植8000多畝。 “黑小麥種植基地及產業化項目”被國家科技部列為國家級星火計劃項目,公司研發“皖北地區黑小麥標準化種植技術及產業化開發”被安徽省科技廳認定省級科技成果,被國家科技部列為國家級星火計劃項目,黑小麥系列產品已申請專利18項,授權7項產品發明專利,7項外觀專利。

          寧國市沙埠糧油加工廠

          寧國市沙埠糧油加工廠前身是福慶全油坊,始建于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至今已有107年歷史,1997年撤縣設市更名為寧國市沙埠糧油加工廠。是一家集糧油生產加工、研發、貿易、倉儲、物流于一體的綜合性企業,儲油量10000多噸,年生產經營油菜籽65000噸左右,總資產規模逾億元,總產值達1.58億元,帶動6萬多農戶增收致富。

          該廠現已擁有 “百年福慶全、福慶全、野茶樹、頂康、仁喜、福巨德”六大品牌,集有機菜籽油、壓榨菜籽油、菜籽色拉油、大豆色拉油、茶籽油、花生油、芝麻油七大系列,大、中、小包裝共66種產品。一級經銷商500家、二級經銷商和終端銷售網點共1500余家。企業已通過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ISO22000:2005(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福慶全”牌菜籽油獲中國有機產品認證、安徽省著名商標。近年來,依托合肥工業大學等科研機構開發研制新產品,建立產學研基地,發展菜籽餅等廢棄物高值化循環利用,打造菜籽冷榨制油菜籽餅等廢棄物深加工杏鮑菇栽培油菜種植循環經濟產業鏈,使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和縣金城米業有限公司

          和縣金城米業有限公司是集糧油收購、儲存、加工、貿易于一體的綜合型有限責任公司。公司前身是由董事長鄭兵于1995年成立的金城精米廠,通過多年發展,使金城米業由單一生產大米發展成米、油兩條路線并肩向前的局面。公司轄兩個大米加工廠,兩個飼料加工廠,并擁有日處理1000噸谷物低溫烘干機械20臺/套,日產大米1100噸。糧食庫容15萬噸。水稻訂單面積48萬畝,并成立“和縣金城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和“和縣金城優質稻種植專業合作社”,2014年成立“金城米業糧食產業聯合體”,直接為種植業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公司主導產品“九灣”牌大米、“綠源地”牌植物油暢銷廣東、浙江、福建、上海、江蘇等地。公司規模大、配套全、機械化程度高,已成為安徽省糧油加工最大的企業之一。 “九灣”牌大米、“綠源地”牌菜籽油獲省名牌農產品、省名牌產品;“九灣”商標獲省“著名商標”;“和和美美”和“荷香米”等品種獲國家13個發明專利。

          安徽盤中餐糧油貿易有限公司

          安徽盤中餐糧油貿易有限公司是集糧食收購、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綜合加工型企業。公司曾獲得“放心糧油示范企業”、年度糧食產業化“十佳企業”、“安徽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安徽省糧食產業化龍頭企業”、“合肥市市級成品糧定點承儲企業”、“安徽省著名商標”、ISO9001-2008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公司發起人衛成德先生,經過多年的市場調研,通過培養一批技術骨干,推出的“餐餐盼”系列優質大米有“餐餐盼”牌喜洋洋優質粳米、豐良優米、月芽米、金絲香米、泰味香、黑土家園、國宴長粒香等品種。 “餐餐盼”牌系列優質大米已經暢銷全國省市,還相繼與永輝超市、華潤蘇果、樂天瑪特、北京華聯、TESCO樂購超市、沃爾瑪超市合作。同時與省內外周邊農批市場、各大院校及食品企業等建立了緊密合作關系。公司目前倉儲面積10643m2,倉儲能力達44000噸,自有貨運車輛15部,總載重達到302噸。2013年公司又在合肥商貿物流開發區投資1.56億元興建大米加工現代化工廠,該項目日加工能力400噸,年產大米15萬噸。(姚東春 湯小波)

          作者:姚東春 湯小波
         本文來源:中安在線-安徽日報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无码中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