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全省各級糧食部門以全面深化改革總攬糧食流通工作全局,以提升糧食經濟的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放心糧油工程”和“主食廚房工程”為抓手,強力推進“糧安工程”建設,在改革創新中激發內生動力和市場活力,在轉型升級中推進糧食產業持續快速發展,合力做實“廣積糧、積好糧、好積糧”三篇文章,安徽糧食流通工作持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為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鎖定主攻方向,持續強力推進糧食產業化經營
始終堅持把服務社會、服務民生、服務經濟發展大局作為推動糧食產業化工作的最大實踐,突出行業特點、時代特征和地方特色,不斷增強服務意識和服務本領。省糧食局在實踐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推動機制,概括起來就是“六個一”:建立一套工作班子,評審一批龍頭企業,每年召開一次高規格會議,每年進行一次評選表彰,每年開展一個主題年活動,每年下達一個指導性文件,扎實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
始終堅持以改革創新統領糧食產業化,全面推進糧食產業經濟轉型發展,實現了發展速度、質量和效益的有機統一。今年上半年,全省糧油加工業實現產值871億元,利稅32億元,利潤21億元。優質糧基地建設穩步推進,226家企業流轉土地359萬畝;105家企業參與政府核心示范區建設423萬畝;274家企業自建優質糧基地611萬畝。全省糧油訂單面積3556萬畝,帶動農民年增收5億元以上。品牌建設再獲新突破,獲中國馳名商標20個,中國地理標志商標1個,一大批產品獲得安徽省著名商標、安徽省名牌、中國名牌農產品、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等稱號。
始終堅持按照“分類指導、扶優扶強、重點突破”的原則,選擇一批有發展潛力的龍頭企業作為重點發展對象,給予“一企一策”的特殊扶持,使其成為行業排頭兵企業。支持成長性好的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加快發展,努力培養一大批產出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示范作用大的小巨人企業。引導龍頭企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更加注重產品質量和安全、技術研發和品牌創建,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糧食類龍頭企業列全省農業產業化十大主導產業之首,現有全省糧油類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總數達到20家,銷售收入超20億元的龍頭企業6家,超10億元的16家,超5億元的30家。特別是中糧、益海嘉里等知名企業落戶安徽,成為輻射帶動產業發展的生力軍。
二、夯實產業基礎,構建產業跨越發展平臺
省糧食局始終把提高全省糧食產業化發展質量與效益作為一條主線貫穿始終,堅持著眼于打基礎、管長遠、增后勁,走轉型跨越之路,著力破解制約科學發展的矛盾和難題,突出抓住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糧食工業園區建設和產業組織建設三個重點環節,推動糧食產業鏈、服務鏈和利益鏈的無縫對接,全省糧油加工業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始終堅持產業園區是糧食流通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和載體。按照“用地集約、產業集聚、園區生態”原則,堅持高水平規劃、高標準推進,著力完善功能、強化配套,劃行分類、集聚發展,加快推進糧食產業園區由比較優勢向競爭優勢轉變,逐漸形成一批集糧食收購、倉儲、加工、物流、銷售為一體,具有較強輻射功能的符合市場要求的現代糧食產業集聚區,著力把園區打造為承接產業轉移和糧食產業發展的橋頭堡和主陣地。目前安徽省已規劃和建設各類糧食產業園區118個,總占地3.3萬畝,總投資289.6億元。 69個園區基本建成或主體項目竣工投入使用,完成投資162.4億元,一批省內外社會和民間資本入園投資,產業園區集聚作用進一步彰顯。
圍繞延長產業鏈和提升糧油精深加工,著力改善生產工藝,加快實施技術改造和升級,增加糧油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動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建設,建設一批標準化、規;募Z食生產和加工基地,形成一批具有爆發性潛力的增長點。高度關注企業要素供給矛盾,開展“五大對接”(工商對接、銀企對接、科企對接、產權對接、企業與信息對接),進一步拓展糧食產業化公共合作服務領域,幫助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在2014年全省糧食產業化科企銀企對接會上,省農發行、徽商銀行與4家龍頭企業代表現場簽訂貸款協議1.43億元,54家龍頭企業與科研單位共對接29項科研成果,簽訂99份項目對接意向協議。
堅持重點突破,強化合作發展,重點推進以服務為主導的聯接農企利益共同體、糧食行業協會等中介經濟合作體等建設,糧食產業組織已成為安徽糧食流通領域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安徽已成立了安徽糧食經紀人分會等專業協會,企業牽頭領辦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481家,糧食產業中介和經濟合作組織已成為聯結小生產與大市場、企業與農民利益的橋梁和紐帶,初步形成專業協作的規模經濟。特別是企業領辦的農村合作社,走出了一條糧食產業規;、新型農民組織化、生產分工專業化、田間管理科學化、農村服務社會化、糧食生產機械化、運行機制市場化的產業化發展路子。
三、開展“放心糧油工程”和“主食廚房工程”,推進現代糧食流通產業跨越發展
省糧食局始終把發展糧食產業經濟作為糧食部門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帶動農民持續增收、引導民眾科學消費的重要途徑。以“放心糧油工程”和“主食廚房工程”為抓手,以加速產業轉型升級為主攻方向,以培育骨干龍頭企業、打造現代產業園區為支撐,以產業鏈條為紐帶,全力推進安徽現代糧食流通產業轉型升級、跨越發展。
牢牢把握安徽現代糧食流通產業跨越發展、科學發展這一重大使命,根據安徽糧食產業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和面臨的歷史任務,明確了“放心糧油工程”和“主食廚房工程”的總體思路和舉措,即用三年時間,充分整合利用現有糧食行業及社會資源,引導扶持一批“放心糧油”、“主食廚房”企業;在有條件的市縣規范認定、建設一批放心糧油配送中心,在城市社區和全省鄉鎮規范認定、建設一批“放心糧油”示范店和經銷點,初步建成規范化、網絡化、標準化、信息化程度較高的“放心糧油”經營網絡。每個省轄市至少要培育1個具有較大規模主食加工配送中心的“主食廚房”企業;在有條件的縣(市、區)布局一批“主食廚房”經營網點。
緊緊抓住安徽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省的重大機遇,進一步把安徽糧食產業的科教優勢、人力優勢轉化為核心競爭優勢,加快謀劃建設一批帶動性強、綜合效益好的重大項目。緊緊把握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的有利時機,依靠高新技術特別是現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精細化工技術改造傳統糧食產業,加快新產品開發和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的推廣應用步伐,推動生產經營向集約化、科技化、規;D變。緊緊把握加快發展服務業的有利時機,適應新的飲食方式和消費市場,開發適銷對路的新品種,滿足不同市場需求,提高糧油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促進精深加工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發展。 2013年至今,全省在建的38個精深加工項目,投資總額達到9.8億元。
全省各級糧食行政部門上下聯動,扎實推進“放心糧油”和“主食廚房”工程建設。放心糧油工程方面:全省已建成放心糧油配送中心3個,示范店47個,經銷點1個。全省城市連鎖店、農村服務社分別發展到3015家和2919家。主食廚房工程方面:銅陵市認定掛牌1個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和1個主食廚房直營店;合肥、淮北、馬鞍山、蚌埠等市依托優勢主食加工企業,培育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主食廚房”企業和“主食廚房”直營店。全省糧食產業化科企銀企對接會。
安徽盤中餐糧油貿易有限公司
安徽盤中餐糧油貿易有限公司新址坐落于合肥市商貿物流開發區 (省級重點商貿物流開發區)內,占地80余畝,公司創辦于2009年5月,注冊資本2000萬,主要經營糧食收購、儲備、加工、銷售、物流配送,致力于現代農業綜合開發和利用。企業以國家農業產業化政策為指導,以糧食生產規范化、標準化為方向,以農產品增值、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企業現有技術管理職稱人員26名,一線工作人員162人,在董事長衛成德先生的帶領下,企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2014年11月該公司將新投產年產10萬噸大米生產線,新增空調倉倉容20000噸,新增3000m2現代化物流配送中心,新建綜合研發樓一座。二期建設預計2015年3月開始,計劃總投資9000萬元,新建空調倉庫、快消品生產線車間、烘干車間、米制品綜合實驗研發部等。結合企業自身實際,響應國家政策,爭當行業排頭兵。